自闭症儿童应采取哪些教育措施 ompany profile 您现在的所在的位置:首页>专业资讯>自闭症的特殊教育>自闭症儿童应采取哪些教育措施
发布时间:2017-05-09
自闭症儿童也称为孤独症儿童,现今又统称孤独性障碍。它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以社会相互作用、语言动作和行为交往三方面的异常及以三岁前发病为特征。通常发生于3岁之前,从婴儿期开始出现,一直延续到终身,是一种严重情绪错乱的疾病。
针对自闭症儿童的以上问题行为,应采取以下教育措施:
一、克服自闭症儿童的沟通障碍
要培养自闭症儿童与别人的交流意识,应当建立彼此信赖的关系,克服目光障碍与身体接触障碍等。为了能够对自闭症儿童做到“对症下药”,必须了解他最喜欢什么和最讨厌什么,以此来作为培养自闭症儿童的互动行为的限制与诱导“工具”。家长及教师可以与自闭症儿童进行一对一的教育训练。通过谈话、安抚,共同参与其喜爱的有意活动来增加自闭症儿童的信赖感。同样也可以利用自闭症儿童的有利喜好来引起他的注意力,训练其能有目的的转移注意力。
二、进行语言训练
自闭症儿童普遍存在语言障碍。有的无法分清“你、我、他”。如将“我要吃饭了”说成“你要吃饭了”。有的不能回答别人的问题,只是重复别人的问话或是重复问题末尾的话。如问他“今天是星期几?”他只会重复“今天是星期几。”等等对于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障碍,只能是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制定针对障碍特点的指导计划,及时纠正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错误,并且要经常提醒强调,才能让自闭症儿童有充分的说准确话的机会。虽然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训练时间长,而且可能收获甚微,但是只要坚持下去,会使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障碍得到有效改善。
三、控制自闭症儿童的不良行为
刻板行为是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表达与人际沟通的“绊脚石”。所以克服、避免其发生刻板行为很重要,教育者要排除可引发刻板行为的条件,让儿童对刻板行为逐渐地淡忘。教育者还要预告可能改变或影响情绪的事件,教导正确的情绪表达方式。有的自闭症儿童在想要满足自己的某种需求或达成某种目的时,会有不正常的情绪表现。如想要吃饭或是想要得到某种玩具时,他可能会大哭大闹、发脾气。此时教育者不是满足他的要求,而是引导其正确地表达自己的目的,否则会使自闭症儿童的无理情绪产生诱惑因素与恶性升级。
分享到:
微信订阅号
上一篇:儿童自闭症都需要特殊教育吗?
下一篇:自闭症孩子的教育需要注重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