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见的儿童语言沟通发展误解 ompany profile 您现在的所在的位置:首页>专业资讯>自闭症语言障碍及康复>最常见的儿童语言沟通发展误解
发布时间:2017-05-09
儿童的语言与沟通的发展是为人父母者最关心的话题之一,但他们往往不太了解发展的阶段及其背后的原因,从而产生误解,不能有效的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有鉴于此,与家长们分享。
误解之一——沟通就等于说话,不说话就没有沟通。
在平常和家长们的谈及孩子语言沟通发展时,经常发现家长会听到、会说话才是沟通,不说话就没有沟通。他们常常把孩子不跟别人沟通定义为不跟别人说话,我们来看个例子,妈妈给孩子喂吃饭,孩子把头转向另一面,表示抗拒,其实这就是孩子运用的非语言方法(包括:眼神、表情、动作、手势及身体语言)来向你表达意愿。其实非语言沟通同样可以进行情感、需要及思想上的双向交流,当孩子出现这样的非语言沟通时,家长只要做到恰当回应和让孩子达到他的沟通目的时,同样可以促进孩子沟通意愿的发展,使孩子乐于沟通,提高语言表达的兴趣,进而逐步发展出语言
误解之二——我孩子完全可以理解别人所说的,只是不懂得说话,从而片面认为孩子只是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忽略了孩子的语言理解问题。
家长有这样的误解也不难理解,因为语言表达能力比语言理解能力较为显现,而且孩子往往可以通过环境的提示去理解家长的说话,使家长误以为孩子真的能够理解复杂的语句,因此遇到孩子表达能力稍逊时,就一味的要求孩子多说话,而忽略了语言理解的重要性。例如某些自闭症儿童家长常常会说自己孩子理解能力相当好,很聪明,还举例说,要求孩子去丢垃圾,孩子会去丢到垃圾桶,要求孩子去放鞋子,孩子能准确的找到鞋架,诸如此类。但在我们简单的评估中,如要求孩子区分一些水果,一些常见的动物时,孩子常常是不知所措,随手乱拿或是根本就不会执行你的指令,这些都是家长高估孩子语言理解能力的表现,遇到这些案例我们通常是给家长做许多思想工作,希望他们正确面对孩子的困难,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把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同等看待,而且在具体教授孩子时先帮助孩子提高语言理解能力,之后再在孩子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孩子进行表达,
误解之三——我的孩子总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孩子的语言发展就是没有问题.
当孩子出现这种口若悬河,看似表达能力正常时,家长多半不会觉察到孩子潜在的语言理解问题,甚至认为孩子的表达能力过人,临床表现有以下三类:
1、孩子重复发问者的问题
当孩子重复发问者的问题时,除了可能因为听得不清楚而通过重复来澄清外,也可能因为未能理解才重复问题而逃避回应,家长很多时候以为孩子只是顽皮不愿回答,如果孩子经常有这种表现的便应该多加留意,孩子可能存在潜在的语言问题
2、孩子答非所问,转移话题
这可能是因为孩子不专心聆听或有太多事情和家长分享所致,但经常出现这现象时就可能是孩子有语言问题的表征。孩子未能明白家长发问时,胡乱猜测造成答非所问的情景,部分孩子更是转移话题,家长便自然把注意力转移到新话题上,忘记了原先的发问。
3、孩子自言自语
在幼儿期(2-3岁),孩子会边玩边自言自语,这些自言自语不一定有意思,也未必有沟通功能,一般认为这种是学习运用语言来掌控自己行动的开始,是正常一个发展阶段,随着孩子长大,这种自言自语会逐渐变少,若3岁以后这种现象并未减少,甚至出现以下情况,家长便要多加留意。
如:重复在其他情境说过或听到的话,且经常出现。重复别人的说话,且一字不漏的。背诵文章、新闻报纸、天气预报。在特定的情境不适当的背诵的说话。
遇到上述情况家长要明白,孩子或许只能背诵而不能运用那些复杂的句式,因此那些句式并未真正反映孩子的语言能力,作为家长发现自己孩子有以上情况应尽早与保健医生或言语治疗师联系来为孩子做详细的评估。
误解四——男孩子都比女孩子迟说话或者到了孩子4、5岁就自然会说话了。
有一些家长认为男孩子性格不像女孩子般爱讲话,因此学习或练习语言会相对减少或晚一些。研究发现男孩子确实比女孩子有较大机会出现语言问题,但性别不是影响语言发展的唯一因素,个人及环境因素同样影响孩子的语言发展:个人方面如遗传、疾病、智力和听力;环境方面如语言刺激、语言环境,尤其是现在的家庭出现的多种语言同时存在,各种方言差别很大的家庭给孩子的语言发展造成相当大的不利影响。
语言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成长初期,男孩子可能比女孩子迟说话,女孩子同样有机会比男孩子迟说话。如果能力上与同龄儿童相差不大,那很可能是个人因素,很多时候随着成长孩子自然会跟上。然而,一旦孩子入读幼儿园后情况仍未改善,那么孩子可能在语言发展上较为迟缓。需要特别的指导才能追上同龄的儿童的语言程度,家长应考虑尽早与保健医生或言语治疗师联系来为孩子做详细的评估,以免孩子错过学习语言的黄金期。
误解五——孩子发音不正确是因为舌根过短
孩子说话语音不清很多时候会被家长确定为舌根过短,从而采取剪掉部分舌根的做法。固然,舌根过短是有可能导致说话不清晰,但当家长只考虑到这个因素时,往往会忽略其他有可能导致发音不清的原因。
其实有很多孩子不能或不会发以“z、c、s、g、k”等声母开头的字词,这其实是被医学上称为构音障碍的语言问题。他们真正原因大多都不是舌根短,而是由诸如:口腔结构、口腔肌能控制,听觉辨别和环境因素等导致的语言问题。这种语言问题不是简单的剪掉舌根就能根治的,只有找到专业的医生或言语治疗师才能对孩子的问题进行矫治,例如孩子的语音问题是由于口腔肌能导致的,专业言语治疗师可以通过口腔运动练习来强化孩子的口腔肌肉,从而籍此改善孩子的发音问题。
希望家长了解之后,能澄清以往的误解,及时发现孩子的语言沟通发展问题,及早到专业康复机构或医院通过专业的矫正治疗,让孩子享受沟通的乐趣,亲子的融洽。在此亦祝愿每个儿童都耳聪目明、口齿伶俐,在沟通过程中都能传情达意。
分享到:
微信订阅号
上一篇:婴幼儿的8种情况下应接受语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