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分享他对物品的兴趣,该如何迈出第一步? elay 您现在的所在的位置:首页>家长驿站>教孩子分享他对物品的兴趣,该如何迈出第一步?
发布时间:2018-04-27
教孩子把物品给你,这一动作看似简单自然,但其实这能提高孩子的共同注意能力,是教孩子和别人分享自己对物品兴趣的一个基础步骤。
我们可以通过两个活动来帮助孩子掌握,教孩子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把物品给你,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如何教孩子给你物品以得到帮助
1.准备
先向孩子展示一个透明的容器(如塑料袋、有盖的塑料罐子),这个容器是孩子自己无法打开的,但容器里面装有孩子很想要的物品。例如是孩子喜爱的零食,小玩具或者是最喜欢的玩具的一部分(如拼图的一部分)。孩子能看到容器内的物品,在你把容器给他时会伸手去抓。把容器递给孩子,孩子很可能会想办法打开它。
2.操作
因为孩子没办法自己打开容器,然后你可以向孩子伸出手并问道:“需要帮忙吗?”引导孩子把容器递给你,你迅速打开它,然后马上把容器给孩子并说:“这就是小饼干(容器里的东西)啦!”
3.坚持
每天重复这种情境——洗澡时把浴室玩具放在容器里,吃饭时把食物放在密闭罐或容器里,玩玩具时把玩具放在容器里。始终使用同样的提示:像孩子伸出手并说:“需要帮忙吗?让我来帮你吧!这就是XXX啦!”
4.辅助
几天后,当孩子熟悉这个常规后,看他是否主动提出要求。像往常一样拿出容器,但不伸出手或问孩子是否需要帮助。等待并且充满期待地看着孩子。孩子可能会把容器递给你,你接过孩子递过来的容器,并在打开的时候说:“需要帮忙?我来帮你!”然后说:“这就是小饼干(容器里的东西)啦!”
孩子能自然并经常第把物品递给你来寻求帮助后,你就可以开始在孩子寻求帮助的时候,鼓励他进行目光接触了。像上面的步骤那样开始,等孩子主动向你寻求帮助。孩子把物品给你后,等待一会儿。如果孩子把物品给你后进行了目光接触,你就立即打开容器,并像之前一样说“需要帮忙?我来帮你!”“这就是XXX啦!”之类的话。
如果在你等待着打开盒子时,孩子没有自发地看着你,不要移动物品,问孩子:“需要帮助吗?”如果孩子没有与你进行目光接触,就不要打开容器,而是一直拿着容器,并期待地看着孩子。孩子很可能与你进行短暂的目光接触。如果他这样做了,你就迅速与他对视,并马上打开容器。
如果孩子迟迟没有与你进行目光接触,就把容器移到你的脸附近,并看着孩子,或摇一摇容器。等孩子与你对视,然后打开容器。这时候你改变了强化物(打开容器)发生的时间,现在强化出现在目光接触之后,而不是把物品递给你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能增加孩子与你目光接触和把物品递给你以寻求帮助的频率。
当孩子能熟练地给予物品和进行目光接触时,等当两种行为同时发生时才给予帮助;当两者同时发生后,马上帮助孩子来作为持续的奖励。孩子会逐渐学会给予物品和进行目光接触是一种强有力的沟通方式。
如何创造活动,让孩子需要你的帮助?
1、用一些孩子在没有你的帮助下不能单独启用的玩具或物品:泡泡、气球或其他乐器、陀螺或陀螺仪。当他把物品递给你时,吹一下,玩一玩,或者让它转起来。
2、把饮料和零食分成许多小份或许多片,然后教孩子如果想要多一点的话,就把碗、盘子或者杯子递给你。
3、把孩子喜欢的玩具(拼图,积木块,发条玩具,玩具车等)的各个部分装在容器里,然后一边说“需要帮忙吗?”或“让我来帮你”之类的话,一边把玩具一件一件地给孩子。
可以在许多情境中教孩子回应伸出手的行为和“给我”的语句。
在不同情境中,鼓励孩子在提示下给你物品
1、在喂孩子吃饭的时候,要求孩子让你吃一小口他的小饼干或者其他小食品。伸出你的手,告诉他“给我”,然后假装吃掉了他给的食物。假装的时候要加入声音和微笑,然后把食物还给孩子并感谢他。
2、如果孩子拿起一块食物但不想吃,对他说“给我”,把食物要回来。或把孩子不想要的食物放在他坐的高脚椅的托盘或他的盘子里。当孩子把它拿起来并试图扔掉时,马上伸出手说:“给我。”这样你就可以拿走它了。
3、在一顿饭结束的时候,让孩子把他面前的勺子、盘子或杯子递给你,然后你再把这些用过的餐具收走,把孩子从椅子上抱出来。这会帮助他养成帮助收拾餐桌的好习惯。
4、在换尿片的时候,把尿片递给孩子,然后说:“给我。”伸出手,拿走尿片,谢谢他,然后再换粘片。
5、洗澡的时候,让孩子把他正在玩的各种玩具给你,然后再还给他。
6、穿衣服的时候,把孩子的鞋袜就放在他的旁边。把袜子递给孩子(同时说“袜子在这里”),然后说:“把袜子给我。”同样的做法也适用于鞋子。
建议:
别把“给我”或是“该我了”作为拿走孩子正在玩的物品的方式。如果你不打算把物品还给孩子,那么你应该说“玩拼图(物品名称)的时间就到这里了”。如果“给我”或者“该我了”会让孩子失去物品,他将失去再把东西给你的动机。
7、玩物品的时候,让孩子“给你”一块积木、一块拼图或随便什么游戏中的小物品。然后把它放在应该放的位置,之后给孩子一个物品。这是一个轮流进行的游戏,你们都给对方一件物品,并轮流进行游戏。
8、多次练习“给我”这个指令,在每个活动中都练习2~3次,直到孩子学会为止。
在文章的开头,我们提及到了,教孩子把物品给你,其实是提高孩子共同注意能力的一个重要步骤。
那么这个共同注意力到底是什么呢?
举个例子:你和朋友一起吃午饭时,你注意到一些不寻常或有趣的东西。你会徐看到了有趣的场景,自然而然想和朋友分享你看见的景象。你看了一眼那个有趣的场景后,又看着朋友,评论或指向你看到的场景,然后看向朋友是什么表情,看看他是否也在关注你说的场景。此时你和朋友分享了你的注意。
这个三角式注意——两个人和一件物品或一个事件之间的三向互动——就是共同注意。
为什么要提高自闭症孩子在这方面的能力?
1、自闭症孩子的社交倾向本来就不强。和其他孩子相比,自闭症孩子缺少与人分享、参与社交的动力。
2、自闭症孩子很难学会轻松地、经常地在人与物之间转移视线。他们倾向于关注物品而不是人,且可能持续关注物品很长时间。即使没有任何强加的要求,他们也觉得同时关注多个人和事物很困难。有时他们的注意力会“卡”在他们第一个注意到的事物上,并很难灵活地把注意力转移到下一个事物上。多数早期干预措施都强调教孩子在任何物品间来回转移视线。发展孩子的共同注意是为了让孩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经历。自闭症最难学会的技能之一,就是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自然地发展共同注意技能。
除了上面提到的教孩子把物品给你这一步骤,还有其他步骤去提高自闭症孩子的共同注意能力,我们将会在下一篇文章中详细讲述!
以上内容整理自《孤独症儿童早期丹佛模式》
-内容有删改-
分享到:
微信订阅号